English

温特和他的生态农场

1998-07-08 来源:光明日报 ●方祥生 王 蓉 我有话说

汉斯·温特是一个富有理想、充满干劲,带一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年,他就读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农学系,大学毕业后,他报名作为德国政府派出的农业专家,到非洲的赞比亚和索马里工作了6年。为了探索不用化肥,农业自身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1988年他从非洲返德后,就在柏林郊区租了30公顷土地,建立了自己的生态农业基地。

当我们日前见到温特先生时,他早已离开许多人向往的大都市柏林,只身来到德国东部靠近德波边界的小村玛尔默,与家人过起了“牛郎织女”般的分居生活,迄今已经6年。他穿一件红格棉布衬衫,着蓝色牛仔裤,额头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车道沟”,真实地记录着“拓荒者”的艰辛。温特先生简要地介绍说,他在这里租了600公顷土地,雇了10个农民,主要种小麦,年产粮食2500吨。因为不用化肥,粮食产量要比用化肥低一半。不过,因为是绿色食品,1吨麦子可卖600马克,价格比非绿色食品高一倍。从收入情况看,搞生态农业并不吃亏。

为了得到农田所需的有机肥,除了种绿肥外,温特先生还将承租的90公顷土地种上青草,养了225头牛。出了村子,只见蓝天白云、绿草如茵,黑白相间的奶牛三五成群,或悠闲地嚼着嫩草,或懒懒地躺在草地上接受“日光浴”。温特先生指着牧场说,这些草都不施化肥。牛群中有155头奶牛,其余是种牛、小牛和菜牛。我们边说边走进挤奶车间。这是一间砖木结构的平房,白灰墙、水泥地,非常干净。养牛场有4位工人,2条生产线可同时给20头奶牛挤奶。一位女工说,生产线由电脑控制,每头牛都有“个人档案”,记录着它每天的产奶量和有关数据,每天要给奶牛挤2次奶,第一次早上4点,第二次下午3点。给所有奶牛挤一次奶要3小时,日产牛奶2100升,年产近80万升。

从养牛场出来,温特先生又带我们参观了他与3位同仁合办的细菌实验室。这是一幢旧式红砖建筑。里面已摆好做试验用的各种器皿,设备还未完全装好。实验室的任务是从当地的土壤里筛选、培养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然后放回大田,达到增产目的。这一项目同柏林的一所大学联手,先在柏林进行,得到联邦科研部的资助。迄今已培养出一种能增加植物荷尔蒙的根菌和一种能产生氮肥的细菌。这2种菌可以提高土豆产量15%,小麦产量5%。

女主人艾娃热情、开朗,是一位能干的社会活动家。她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平时,她一人在柏林,边工作边照顾3个在柏林上学的儿子。抽空,她还带上孩子,驱车近200公里,到丈夫身边帮忙。

艾娃说,目前生态农场的最大困难是产品不容易销售,因为价格比非绿色食品贵。政府虽然嘴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但其农业政策受欧盟农业政策的制约,实际上对生态农业的扶持,仍低于对非生态农业的扶持。在布兰登堡,州政府对建娱乐场的补贴都高于对生态农业的补贴,这使善良的女主人感到不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